Z 世代和千禧一代在经济不确定性中更多地消费奢侈品
在 Z 世代和千禧一代中出现了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即所谓的 “末日消费”,许多人在旅游和名牌服饰等奢侈品上挥霍,而不是储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受经济不确定性和黯淡前景的驱动。
什么是末日消费?
末日消费是指个人通过冲动购物来应对对经济和未来的悲观情绪。经常在网上看到负面新闻会让人感到焦虑和绝望,导致一些人将消费作为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金融专家认为,这种习惯既不健康,也是一种宿命论,许多年轻人将焦虑转化为消费习惯,从长远来看可能是有害的。
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96% 的美国人对经济感到担忧,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通过厄运消费来缓解压力。这种趋势并不局限于美国,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全球视角
在许多国家,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年轻人很难证明储蓄是合理的,尤其是当他们面临高昂的生活必需品费用和较少的政府支持项目时。这些挑战使一些人很难有信心为购房等未来目标储蓄,从而进一步助长了短期奢侈消费的冲动。
一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约 37% 的成年人认为自己比父辈过得好,而 43% 的人认为自己比父辈过得差,与上一代人相比,这种无望感和财务不安全感更加强烈。
厄运消费为何如此吸引人?
在不可预测的世界里,末日消费可以提供一种暂时的控制感,让人们暂时摆脱财务忧虑。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财务安全感下降,因为所花的钱本可以存起来或进行投资,尤其是在生活成本较高的地区,实现长期财务目标(如买房)的可能性可能会让人感觉遥不可及。
真实案例
许多在高成本城市地区工作的年轻专业人士都表示,当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或财务状况感到不满时,就会进行疯狂消费。对一些人来说,这意味着在奢侈品、昂贵的技术或娱乐上消费,以此来应对压力和不确定性。然而,那些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或对财务目标有了更清晰认识的人,往往会发现他们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善。
如何摆脱厄运消费
要解决厄运消费问题,理财专家建议了解个人与金钱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由成长经历和家庭对财务的态度决定的。缺乏理财知识会导致不健康的消费习惯,使储蓄或投资变得更加困难。
减少 “末日消费 ”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亲自购物,而不是更容易冲动购物的网上购物,让交易感觉更 “真实”。设置手机银行通知也有帮助,因为它们会让每笔交易更引人注目,从而鼓励人们提高对消费习惯的认识。
归根结底,要克服 “末日消费”,就必须认识到其背后的情绪触发因素,并养成注重消费和储蓄的习惯。